急性中毒患儿的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的损害,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由于年幼无知,对一些物质不能辨别其有毒或无毒,而致误食;家长或保育人员疏忽或粗心,把毒物误作普通事物;某些药物保管不严而被小儿食取;或服药剂量过大等。
二、护理要点
1. 患儿的家长应将发病情况、中毒时间、毒物性质、剂量、主要表现及现场处理经过告知医生,可提供在现场看见的毒物的残留物以及剂量说明书、收集现场有无变质食物、呕吐物、排泄物.以便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2. 家长应保持情绪的稳定,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 尽快清除毒物的方法:催吐--适用于食入毒物4-6小时内,神志清楚的大患儿。洗胃--不受时间限制。
4. 皮肤接触中毒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反复冲洗受污染的皮肤、指甲、毛发等。强酸强碱可用软布轻拭后在冲洗。
5. 吸入中毒应立即将患儿撤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6.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除医嘱外,可以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毒物排出。
7. 阻碍毒物吸收,牛奶、蛋清、豆浆、浓茶能分别与不同毒物发生沉淀作用,从而延缓其吸收。
8. 心理护理:对自杀儿童,家长应与医护人员共同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以防再次自杀。
9. 预防知识,家长应对一切药品及毒物妥善保管,以防小儿误食而导致中毒,切勿擅自给小儿用药.不吃有毒或变质的食品,预防煤气中毒等。
三、饮食指导
急性中毒期应禁食。根据医嘱可以进食时应从温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少吃刺激的食物、硬的、过冷的、过热的都不建议食用。
四、出院指导
1. 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引导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
2. 管理好家庭的药物和毒物,不擅自用药。给药做记录,避免重复用药。
3. 不吃变质、有毒的食物。
4. 遵医嘱进行复诊。
5. 掌握预防中毒的知识以及现场急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