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健康宣教
健康体检
首页健康园地健康宣教

公民健康素养待补课

发表日期:2020-04-15     新闻来源:

疫情以来,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打喷嚏怎么遮挡,多久开窗通风一次,洗手为啥要分六步……过去一知半解的健康知识迅速深入人心。一些健康常识,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中都有,为何此前没能引起足够重视?


事实上,国民健而不康现象一直存在。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99”。68岁的苏州老人陈四根发现,身边不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似乎谁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于是,他也开启“暴走模式”。几个月下来,他坚持日均2万步以上,在朋友圈里名列前茅。不过,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经常感觉膝盖疼。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12年起,我国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动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2018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尽管这是开展监测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但按人口比例换算,真正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并不算多。


健康素养不足,主要表现在健康知识不足。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主任委员田艳涛说,几年前他曾根据病情让一名胃癌患者先化疗再手术,但这位患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化疗对身体危害大,未遵医嘱,而是选择去旅游。一年多后,患者病情加重,到手术时癌细胞已严重扩散。“其实化疗存在个体差异,对多数人来说,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少数案例不代表大多数。”


还有一些人难以做到健康生活理念知行合一。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常识,也是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苏州白领黄梅无奈地说:“总想着早点睡,可晚上10点钟上了床,拿着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娱乐新闻,不知不觉就过了零点。”还有不少人立志健身,花数千元办了健身年卡后,仅供打卡、在朋友圈晒图而已。


防不胜防的健康谣言,吞噬民众原本不多的健康素养。由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等联合发布的“疫情期间健康类谣言榜单”显示,“水果蔬菜表面有新冠病毒”“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冠肺炎”等谣言层出不穷,并收割大量“粉丝”。“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南京民警、网络辟谣达人王海丁说,在信息大爆炸和社交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普通民众很难辨识信息真伪。

地址:岱山县高亭镇康健路88号 总值班外线:13705804880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7017574号-1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