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脂肪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看得见的脂肪,即皮下脂肪,它们贴在皮肤下,有帮助人体保温的作用。但积累过多,会让我们看起来“月半”。
另一类则是看不见的内脏脂肪,它们将我们的各种内脏,如肝、胰、胃、肠道等包裹、填充起来。
内脏脂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它就像一件“穿”在器官外的衣服,起到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是人体所必需的。但如果内脏脂肪储蓄过多,就可能引发各种健康危机。
内脏肥胖,到底多可怕?
01
引发心脑问题
人体内脏脂肪含量过高,更易患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内脏中多余的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增加卒中和心梗等急性心脑血管病症发生的风险。
02
增加心脏负担
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氧,这意味着心脏必须更加努力泵血,才能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长此以往,会增大心脏的压力。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还会增大血栓风险,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03
引发相应器官疾病
如果脂肪细胞沉积在肝脏,可能引起脂肪肝等,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脂肪肝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等。
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影响情绪和激素分泌,造成焦虑、月经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