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②通过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③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要,如协助变换体位,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④药物止痛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给药途径有口服、注射、外用、椎管内给药等。止痛药分为非麻醉性和麻醉性两大类。非麻醉性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止痛片等,具有解热止痛功效,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关节痛、头痛、痛经等。此类药大多对胃黏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哌替啶(杜冷丁)等,用于难于控制的疼痛,止痛效果好,但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的副作用。
⑤中医疗法,如针灸、按摩等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疗效,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⑥物理止痛。应用冷热疗法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如热水袋敷、洗热水浴、局部冷敷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