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锻炼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
移位。此期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肿胀和稳定骨
折。功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基础上,患
肢肌肉做有节律的静力收缩和放松。既我们常说的用力绷紧和放松,来预防肌
肉的萎宿或粘连。
2)功能锻炼的中期:的临床愈合。伤肢肿胀逐渐消失,疼痛缓解,骨折断端出
现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稳定。此期除继续进行伤肢的肌肉收缩
训练外,可在医护人员和健肢的帮助指导下,逐渐恢复骨折的近端、远端未固
定的关节的功能活动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
动,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减少功能障
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同时,应配合理疗方法
达到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3)功能锻炼的后期:也就是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骨性骨痂已形
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数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
动度下降,肌肉功能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
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伤肢
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正常力
量,注意全身功能训练的协调性以及步态训练。同时结合训练目的和病情变化
配合理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