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健康宣教
健康体检
首页健康园地健康宣教

急性胰腺炎

发表日期:2019-11-04     新闻来源:

急性胰腺炎

1. 疾病概述: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改变。

2. 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哪些?

2.1 胆道梗阻。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胆道细虫,胆道肿痛,炎症致狭窄。

2.2 酒精。长期饮酒或者一次暴饮暴食均可引起胰腺炎。

2.3 代谢性疾病。可与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有关。

2.4 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液反流(剧烈呕吐、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球后溃疡、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炎可直接波及胰腺。

2.5 外伤。外伤可致胰腺破裂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

2.6 感染。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等病毒细菌感染,一般病症较轻。

2.7 药物。某些药物可致胰腺炎,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等。

3.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症状?

3.1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休克、高热、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瘀斑等症状。

3.1.1 腹痛为急性胰腺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疼痛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向背部肋部放射。若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时间即发展为全腹痛、急剧腹账,同时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

3.1.2 恶心、呕吐可频繁发作。

3.1.3 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

3.1.4 低血压及体克见于重症胰腺炎。

4. 急性胰腺炎急性期应注意哪些事项?

4.1 急性期需禁食、禁水,以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程度,从而利于病情好转。

4.2 病情稳定时,发热、腹痛、腹胀消失,炎性指标好转,开始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果汁、汤和粉等。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次大约50mL,若没有不适可逐渐增量。

4.3 病情明显好转时,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先是无脂质饮食,如粉、稀面条、稀饭、小米粥和少量青菜等,进餐量仍要小,每次100-200mL左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好转,在无脂质饮食的2-3天后,给予低脂的半流质饮食,如豆浆、脱脂牛奶、大米粥、汤面等。坚持少量多餐原则,每日46餐,每餐进食量可酌情增加。

5.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5.1 去除病因。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积极治疗胆道结石。酒精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要禁酒。暴饮暴食所致胰腺炎患者,应避免重蹈覆辙。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患者,应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食物。

5.2 出院后的半年内,饮食以低脂软食为主,如稠稀饭、软面条、米饭、馒头等,可吃些用植物油炒的青菜,鸡蛋、豆制品等含蛋白食物可少量吃,饭后可吃少量水果。但动物油要予以限制,饮食总量要控制,每日主食量不超过350g

5.3 出院半年后,可改为普通饮食,但仍要避免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少吃产气或引起腹胀的食物,如大豆、红薯、韭菜等。少吃高脂肪食物,禁止饮酒,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胰腺炎复发。

  5.4 饮食定时定量,每日46餐。多次而少量进食,可减少对胰腺的分泌。

5.5 定期门诊复诊。胰腺炎恢复期,炎症只是局限化了,而炎性渗出物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间,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胰腺囊肿、胰瘘等并发症。若出现腹部肿块不断增大,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5.6加强营养,帮助胰腺恢复功能。如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无明显损害,可以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如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则可在胰酶制剂的辅助下适当地加强营养。

 

 

地址:岱山县高亭镇康健路88号 总值班外线:13705804880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7017574号-1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