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1. 疾病概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的固有腺体(幽门腺或胃底腺)的数目减少、消失或腺管长度缩短、黏膜厚度变薄而引发的一种慢性胃炎。可分为A型(胃体萎缩)和B型(胃窦萎缩)。A型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B型和环境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属B型。
2. 萎缩性胃炎与哪些因素有关?
2.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2 烈性酒、浓茶、浓咖啡、高盐食物等刺激性物质及粗糙食物摄入过多,可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
2.3 药物因素,如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2.4 各种能导致胆汁反流的疾病以及吸烟均可破坏胃黏膜,造成慢性炎症。
2.5 胃黏膜营养因子,如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缺乏,以及各种引起胃血流量不足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尿毒症、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甲状腺疾病等均可引起胃黏膜萎缩。
2.6 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及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甚至萎缩性胃炎。
2.7 高龄者的胃黏膜小血管管腔狭窄,导致胃黏膜营养不良,胃的分泌功能下降而萎缩。
2.8 免疫遗传因素主要见于胃体萎缩型胃炎。
3. 如何治疗萎缩性胃炎?
3.1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使胃内炎症消除,部分萎缩及肠化可能好转。
3.2 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少喝浓茶(可饮用清淡绿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限酒。
3.3 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
3.4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抑郁,以免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以及胃的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慢性胃炎。
3.5 适量补充叶酸、维生素C、大蒜素、茶多酚等可预防胃癌。
3.6 定期门诊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