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健康宣教
健康体检
首页健康园地健康宣教

痛风

发表日期:2019-02-27     新闻来源:

痛风

1. 疾病概述: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特异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2. 痛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1 痛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

2.1.1 无症状期。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疼痛等,或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

2.1.2 急性关节炎期。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及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常在夜间发作,患者因疼痛而惊醒,最受累部位为关节,而后依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

2.1.3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尿酸盐沉积所致。痛风存在于任何关节,会导致骨、软骨被破坏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

2.1.4 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患者最终可因肾衰竭或并发心血管病而死亡。

2.1.5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常伴有肥胖、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代谢综合征。

3. 引发痛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3.1.1 肥胖。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痛风病。长期摄入过多、体重超重与血尿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有关。

3.1.2 高脂血症。大约85%的痛风患者有高脂血症。

3.1.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伴有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者占20%-50%

3.1.4 长期大量饮酒。饮酒时常进食较多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这些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导致血中嘌呤成分增加,经过体内新陈代谢,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4. 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4.1 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酒和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摄入,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

4.2 痛风患者应吃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如芹菜、黄瓜、西红柿、土豆、香蕉、苹果等。

4.3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4.4 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

4.5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用秋水仙碱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表现。目前口服秋水仙碱存在一些误区,新的指南提出急性发作时即可口服1mg1小时后0.5mg,12小时后0.5mg每日两次或者三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指导用药。服用别嘌醇期间若出现皮疹,需及时就诊。

4.6 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肝肾功能、血脂等情况,进行综合治疗。需长期饮食控制及随访,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控制尿酸的药物,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若有发作先兆,及时就医。

5. 痛风诊疗中的关键问题

5.1 降尿酸持续达标(无痛风石者<360umolL/L;有痛风石者<300umol/L)是痛风治疗的关键。

5.2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否降尿酸治疗取决于血尿酸水平及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下3种情况开始降尿酸治疗:血尿酸已超过9mg/dl;上.血尿酸为7-9mg/dl,无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饮食控制6个月无效;c.血尿酸7mg/dl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

 

地址:岱山县高亭镇康健路88号 总值班外线:13705804880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7017574号-1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