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1. 疾病概述: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廓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为头痛。
2. 头痛有哪些类型?
2.1 原发性头痛,指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2 继发性头痛,指头颈部外伤、头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
2.3 其他,如颅神经痛、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等。
3. 继发性头痛有哪些常见病因?
3.1 感染。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寄生虫等,以及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
3.2 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畸形等。
3.3 占位性病变。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
3.4 头面、颈部、神经病变。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眼、耳、鼻和口腔疾病,颈椎及其他颈部部位疾病。
3.5 全身系统性疾病。高血压病、贫血、肺性脑病、中暑等。
3.6 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等。
3.7 毒物及药物中毒。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中毒,如颠茄、水杨酸类中毒。
3.8 内环境紊乱及精神因素。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躯体化障碍及楚症性头痛。
4. 怎样的头痛应该到医院就诊?
4.1 头痛伴有发热。
4.2 头痛伴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紊乱。
4.3 头痛伴呕吐及(或)视物模糊。
4.4 头痛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如偏瘫、四肢瘫或异样感觉。
4.5 头痛伴有血压显著升高,如血压大于180/120mmllg。
4.6 头痛伴有视物成双(复视)。
4.7 突发剧烈的头痛,特别是发生于用力、活动的情况下,更应警惕。
4.8 既往虽然常有头痛,但近期头痛性质改变或有新的伴随症状。
4.9 头部外伤后头痛有逐渐加重趋势,特别是伴有呕吐者。
4.10 头痛在咳嗽、大便等时有明显加重,或存在与体位变化有关的火痛。
5. 头痛就诊应如何讲述病史?
5.1 头痛的频率。头痛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多久发作一次,每次延续多久。
5.2 头痛的特点。什么季节头痛最重、频率最高,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疼痛最明显,如是早上起床还是下午工作后(学习后)疼痛最明显,或者是半夜痛醒。
5.3 头痛的部位。整个头部疼痛还是局部疼痛,哪个部位最明显,有无向其他部位放射,例如头痛开始在后枕部,向头顶或太阳穴放射。
5.4 头痛的性质。搏动性痛、钝痛、刺痛、爆裂样痛等。
5.5 诱发因素。头痛是否和某种因素有关,比如生气、过度紧张、某种饮食或烟酒、药物(血管扩张或收缩剂)等,头痛时血压有无明显变化。
5.6 加重因素。平卧、直立、弯腰、咳嗽、用力大便、劳累、失眠等是否加重。
5.7 减轻因素。休息、改善睡眠、颈部及太阳穴按摩、热敷可否缓解头痛,降低血压后及平卧后头痛是否减轻。
5.8 家族史。家族内有无类似头痛者。
5.9 伴随症状。是否合并发热、恶心、呕吐、视力减退、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体障碍、颈部僵硬、耳内流脓液或脓性鼻涕等。
6. 头痛如何治疗?
6.1 药物治疗
6.1.1 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具有疗效确切、无成瘾性的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
6.1.2 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
6.1.3 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6.1.4 复方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6.2 非药物物理治疗
6.2.1 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
6.3 原发病治疗
6.3.1 颅内感染采用抗感染治疗。
6.3.2 颅内高压采用脱水降颅压治疗。
6.3.3 颅内肿瘤采用手术切除治疗。
7. 偏头痛如何护理?
7.1 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保证充足的光线。
7.2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7.3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时听舒缓的轻音乐,放松情绪,减轻头痛。
7.4 每晚热水泡脚20-30分钟,缓解疲劳。
7.5 每天适当参加有氧运动20-30分钟。
7.6 饮食应清淡,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减少摄入巧克力、乳酪、酒、咖啡、茶叶等易诱发疼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