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
1. 疾病概述:心脏起搏器是由密封在盒子里的计算机芯片和一块体积小而寿命长的电池及电极组成,它可以通过模拟人的起搏系统发放电脉冲,使心脏跳动。通过手术将起搏器植入胸腔上部或腹腔的皮下,所产生的脉冲通过电极导线进行传送。
2.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有哪些?
2.1 严重心跳过慢者,经常低于40次/分。
2.2 心脏收缩无力者。
2.3 心跳骤停者。
3.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3.1 术后6小时,切口处放沙袋压迫,防止血肿形成。
3.2 卧床24-48小时,不能术侧卧位,一周内植人侧的手臂肘关节可正常活动,肩关节处避免突然剧烈地甩手、外展等活动。植入后的三个月内,植入侧的手臂避免剧烈活动。仅更换脉冲发生器而未更换电极导线者可不受限制,但应注意避免直接碰撞起搏器埋植位置。
4.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什么?
4.1 生活要有规律,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可正常工作、学习、旅行。避免剧烈运动,术侧肢体应避免做用力过度、幅度过大的动作。衣服不可过紧,穿柔软的内衣,女性勿戴过紧胸罩。避免使用挂肩背包,避免撞击和摩擦。如果出现头晕、黑曚、胸闷、乏力、呃逆或感到异常发热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4.2 安装心脏起搏器一般只能解决“心率慢”的问题,并不是装了起搏器心脏病就好了。虽然安置了起搏器,但还是需要同时服用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
4.3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音响、吸尘器、电动剃须刀、卷发器、电热毯等,办公设备,如电脑、复印件、传真机、电话座机等都可以正常使用。不要将手机放在植入起搏器侧的上衣口袋,接打电话时使用植入起搏器对侧耳朵。
4.4 在医院进行任何医学检查前,请预先告知医护人员自己装有起搏器。通常禁止做核磁共振检查,但可行X线、CT、同位素和超声等检查。
4.5 远离强磁场环境,如大型电机、高压设备、电弧焊接设备、电力传输场所、广播电视发射站等。不要进入有“起搏器患者禁入”警示标志的场所。身体不要接触商店的防盗门、机场的安检系统,但是正常通过没有问题。在通过机场等场所的安检门时可能会探测出起搏器,可告知检查人员或出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医疗证明。下雨有雷电时,尽量在屋内不要外出。
4.6 植人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的患者,要坚持长期服用治疗心衰的药物,并定期到专科门诊随访,医生会根据心脏B超等检查优化起搏器工作状态。
4.7 学会自测脉搏。监测脉搏应该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如每天清晨醒来或静坐20分钟后。监测脉搏要持之以恒,尤其在安装初期及电池将耗竭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一般来说,如果连续一周以上,每天脉搏比以前慢,应及时就医。
4.8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以后的每半年至1年到心血管专科随访,医生会检查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具体病情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接近起搏器使用寿命3个月至6个月时随访一次,确保安全。
4.9 外出尽量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卡片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住址、疾病诊断以及安装起搏器的类型、型号、安装日期等,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有效处理。
4.10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应去心血管专科沟通,进行起搏器调控后方可行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完毕后去心血管专科再次调控检查并恢复各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