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县开展首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作者】周业尧;戴晓燕
【日期】2011.06.21
【版次】3
【版名】社会·民生
【栏目】
【正文】
本报讯 “知道是新的治疗法,对治疗效果很满意,现在恢复情况很好。”家住竹屿新区的王先生是我县首例接受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5月27日在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如今已恢复日常行动能力。
今年初,王先生的腹股沟初出现肿块,偶尔会出现酸疼。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属于腹股沟疝的初期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是进行传统的开腹治疗,还是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这种新手术治疗?王先生拿捏不定。前者创伤较大,疗效慢,但属于常见手术;后者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岱山来说,毕竟属于新事物。最后,在医生的介绍和家人了解分析后,王先生选择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
据了解,腹股沟疝在我县属于较常见病症,由于手术较小,很多患者选择在县内进行手术治疗,而传统疝修补术的一些缺陷又为患者带来了一些烦恼。
县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继爽告诉记者,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是一项成熟的微创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治疗,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腹壁基本不留明显瘢痕等优点,同时能避免传统疝修补术后腹股沟区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的情况。
如今,手术已过去二十多天,王先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大感庆幸,“没有任何不适,跟其他同样病症的患者比起来,我的恢复快多了。 ”
王继爽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将逐步成为外科发展的大趋势。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成功开展,说明我县医学腹腔镜手术技术实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必将给手术患者带来更多福音。